婺源砚山砚石坑口简述

日期:2022-05-17  来源:    

2130

婺源砚山歙砚石坑

历代文人墨客讴歌赋诗,对享有“爪肤縠理”“玉德金声”“孩儿面”“美人肤”美誉的婺源砚山歙砚石坑推崇备至。332地质队专家程明铭先生曾先后10次到婺源县龙尾山及大畈等地砚石产地调查研究,并从地质学的角度来阐述婺源县砚坑分布图和砚山砚坑分布图。据《古矿录》记载:“徽州府婺源县龙尾山在县北东百里,周三十里,产砚。”但砚坑位置不详。《歙州砚谱》记载:“罗纹山,亦称芙蓉山。砚坑十余处,蔓延百里。”今称罗纹山为龙尾山这十余处砚坑是:

1.眉子坑在罗纹山。发现时间为唐代开元年间,从溪下至取石处约为32米。

2.罗纹里山坑,在罗纹山后。罗纹坑在眉子坑之东。

3.水舷坑在眉子坑之下临溪。只能在冬天溪水干涸时开采,春夏两季不可取。此坑石质纹理多数为金星罗纹、水波罗纹、瓜子罗纹、松皮罗纹等。

4.水蕨坑隔芙蓉溪与眉子坑相对而望,距水舷坑约18米。穿笼取石,石质纹理为水浪纹。

5.溪头坑在罗纹山金星坑之北约1~1.5公里处。

6.叶九山坑在溪头坑之西约0.5公里处,石质纹理多为眉纹。

7.罗纹金星坑在眉子坑之东。

8.驴坑在县之西北35公里处,其石质为青绿晕。
9.济源坑在县之正北,石质纹理有金星、金花、金晕、鱼子纹。
10.洞灵岩在县西北65公里处。

1995年考察时开采的砚坑有樟树背、石顶山、路旁边、鲫鱼背4处,另有岭背砚坑等,均处于障公山台拱东南部、白际岭断裂带的西南端。砚石存在前震旦系木坑组地层中。其岩性为黄褐、灰绿色千枚岩夹千枚状砂岩、板岩等。砚石层岩性为含粉砂板岩、含砂粉砂质板岩和砂质板岩。其中适于制砚的板岩占30%左右。砚石矿岩性为淡灰色、灰黑色、黑色,变余含粉砂泥质,显微鳞片变晶结构,片状构造,局部残余层理。矿物成分:显微鳞片绢云母51%~79%,绿泥石1%~3%,粉砂及微粒石英15%~20%,金属矿物3%~4%,细脉石英1%~2%.碎屑物成分:粉砂为石英及少量长石、云母、金属矿物、电气石等,分布较均匀。碎屑物形状呈棱角状及次棱角状。其粒度:粉砂0.03~0.06毫米,微粒石英0.01~0.04毫米,金属矿物0.06毫米。其硬度3~4度,相对密度2.89~2.94.其天然纹饰有金星、银星、金晕、金花、眉纹、眉子、水波罗纹、枣心眉子、带状纹等。砚山周围地质情况是,东有灵山岩石体,面积10564平方公里,岩性为中粗粒花岗岩,侵入时代为休宁期(震旦纪)。南有邦彦坑岩体,出露面积1.3平方公里,岩性为斑状花岗岩,侵入时代为燕山期第四次。西有段辛岩体,出露面积约20.8平方公里,侵入于尖岭庙一芳村复式背斜东转摺端向南弯曲处,平面形状呈“鸡冠”状,与元古界板桥组侵入接触,围岩多呈斑状石英片岩或斑点状砂质千枚岩,东边缘并存有强烈的云英化。

砚山地区含砚石地层中,有花岗闪长岩脉穿插,脉宽2~15米不等。同时含砚石地层及砚石层小构造发育,如褶曲、石香肠构造等,这些构造是眉纹形成的主要因素。砚山古旧坑采石部位处于小型背斜的轴部,砚山石顶山老洞外貌可见,砚山、岭背砚石矿带砚石的主要特征是石质丝绢光泽强,润滑、柔嫩、细腻,含炭质成分少,在碎屑物中有少量电气石。根据化学分析表明,Al2O3和MgO成分比其他歙砚石高,这说明黏土矿物高于其他歙砚石,经X光晶体分析黏土矿物为钠长石、白云母、高领土、绿泥石。总的来说,婺源龙尾歙砚石比安徽境内歙砚石变质程度深,成材率也较好。


上一篇:洽河车川樟树坑砚石矿点

下一篇:安徽休宁县汪村大连一带砚石矿坑

相关文章
 
QQ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