歙砚的发展历史-起源

日期:2021-04-29  来源:    

1672

歙砚的发展历史

歙砚起源于唐代,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。宋·唐积《歙州砚谱》记载:“婺源砚。在唐开元中,猎人叶氏逐兽长城里,见叠石如城垒状,莹洁可爱,因携以归,刊粗成砚,温润大过端溪。后数世,叶氏诸孙持以与令,令爱之,访得匠手斲为砚,由是山下始传。至南唐,元宗精意翰墨,歙守又献砚,并荐砚工李少微,国主嘉之,擢为砚官,令石工周全师之,尔后匠者增益颇多。”此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就是:“龙尾砚石发现于唐开元年间(713-742)。当时有一个姓叶的猎人为追猎物来到一个叫长城里的地方,看到这里的石头层层相叠、如城墙状,莹润可爱,就拿回家粗制成砚,其石质的温润程度远远超过端溪所产的砚石。珍藏几代后,叶氏子孙将此粗砚献给了当地的县令,县令非常喜爱。于是寻访制砚名手再精心雕刻,从此这里的佳石可制好砚的消息就传开了。到了南唐(937-975)时,元宗李 璟(916-961)好诗文翰墨,歙州太守把龙尾砚献给国主李璟,同时推荐了凿砚高手李少微。李璟对龙尾砚大加赞赏,并提拔李少微为“砚官”,命令石工周全拜其为师,使以后的雕砚者受益匪浅。”《歙州砚谱》又云:“今全最高年能道昔时事”,类似的记载见诸于宋·高似孙《砚笺》,宋·洪景伯《歙砚谱》;宋曹继善《歙砚说》等。由帝王设置砚务官督采砚石,可以说是歙砚在中国砚史上最辉煌的一页。从此,龙尾石的开采由官方组织,被用来专门为皇室造砚,歙砚成为御用之品。南唐后主李煜(961-975)更是将龙尾旧坑砚与李廷圭墨、澄心堂纸三者并称为“天下冠”。


上一篇:歙州地名的变迁

下一篇:此类砚台不属于歙石范围内

相关文章
 
QQ在线咨询